• 袁岳老师《阅读世界的角度》讲座推荐书目
  • 时间:2013-05-19信息来源:国际学院字体:[ ]点击:
  • 1.      未来学类。未来可以预期,只是我们不太有核心竞争力,掌握趋势才能让你明天有核心竞争力。你的创业需要以未来为依据很。多种预期不能预期,但是试图去面对,探索控制他的方式。面对不确定性,寻找可控方法。Uncertain的变成certainty。(引自一位同学的总结)

    Ø      IT革命与IT财富
    Ø      信息量大小与《定见》
    Ø      黑天鹅的故事与未来学
    Ø      信息水平与数字鸿沟
    Ø      ET革命与ET财富
    1.1   《财富的革命》——托夫勒2006年出版
    作者简介:阿尔文•托夫勒,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1928年10月8日出生于纽约,纽约大学毕业,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1990年出版《权力的转移》等未来三部曲,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托夫勒的妻子海蒂也是知名的未来学者,两人多次合作著述,2006年5月,两人的最新作品《财富的革命》全球同步出版。
    图书简介:关于有形和无形财富的未来。这种革命性的财富形式在未来的数年中将重新设计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公司和整个世界。今天的财富革命不仅会给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带来无数的机会和新的生命轨迹,也会给社会、文化和教育等各界企业家带来无数的机遇和生命轨道。它会给世界范围内的脱贫运动带来无限生机。但是,在这条通往光明未来的路上却明示着一则警告:风险不仅规模在扩大,而且速度也在加剧。末来是为那些勇敢者准备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不受干扰地以直线发展。中国不可能避免浪潮间的冲突。在末来的几十年中,中国将毫无疑问不止一次地发生衰退和复苏并存的现象,并连续不断地影响全球的经济。革命也打破了疆界。工业社会在家庭生活和工作生活之间确立了一个明确的界限。今天,对于那些在家里工作的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来说.这个界限变得模糊了,就连“谁在为谁工作”这个概念也变得含糊不清了。如果我们能从第三次浪潮的经历中学到什么东西的话,那就是小型企业(正如硅谷所证明的那样)可以改变世界。但是,和所有小的、新的有机体一样,小型公司,尤其是技术刚起步的小公司需要一种友好的“注场”环境。
     
    1.2  《金融的逻辑》——陈志武: 2009-08-01出版
    作者简介: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
    陈志武教授一直是世界金融学和金融资产定价领域最具有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学术奖励。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陈志武教授拥有国内经济学术界少见的政治经济学视野,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是国内鲜见的能用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源流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的经济学家。“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金融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治国的金融之道”等观点启发了更多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思考。
    2008年出版的中文著作《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奋》成为当年度最具影响力的财经读物之一。其中《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荣获“2008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之“年度财经图书大奖”和“最佳原创学术类”大奖,并入选多家专业媒体评选的2008年度最值得珍藏图书。
    书籍简介: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金融的逻辑是什么? 2007年7月,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到2008年秋,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成全方位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之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裂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1.3    《未来商务生活的样貌》——萨姆·希尔 2004-2-1出版
     
    作者简介:萨姆·希尔被《财富》杂志称为是“麦迪逊大街的重量级人物”和“十大智者”,他是太阳神咨询顾问集团的创始人之一,集团的业务是帮助客户高层管理人解决复杂的战略问题。希尔曾经是博思管理顾问公司的合伙人及首席营销官,还在位居前20位的全球广告公司达美高公司担任过副董。
     
    书籍简介:《未来商务生活的样貌》一书中,萨姆·希尔集未来学家的洞察力、优秀记者的文学才华及顶级公司战略设计师的精准分析能力于一身。所有经理人都应当将此书摆在他们的书桌上。希尔以幽默、洞察力与目的性将这快速转变的世界拆解为有用的片段.使得本书不仅是企业人士必读, 也是想要了解影响市场营销力量的消费者的重要读物。萨姆·希尔所揭示的60个趋势,对于未来十年内的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及产品开发,都将有极大的影响。他从短期流行时尚谈起,逐步揭开长时间内的趋势。对于营销专业人士而言.这是一趟介绍未来可能发生的转变,以及由这些转变对所导致的消费趋势之极具震撼力的旅程。以其对未来的洞察力.希尔解释的不仅仅是趋势本身,还有趋势背后的全球影响力。藉由超过2000个统计数字与实例,此书检视了这些趋势与其所创造的商机,以及如何了解它们。聪明的企业人士应该要善加研究改变我们世界的强有力的全球力量,藉以获知他们未来的顾客群为何。
      
     
     
    作者简介:约翰•奈斯比特,未来学家。出任过肯尼迪时期的教育部助理部长和约翰逊时期的特别助理。担任过IBM和柯达公司的执行总裁。对中国问题有深入研究,曾与江泽民进行会晤。以《大趋势》一书独步全球趋势大师首席,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超过两年,发行量超过900万册。
    书籍简介我们每日浮沉于信息横溢的洪流中,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个简单的架构、可以观察的趋势,但混乱、急促的世界,让我们每日浑浑噩噩,无法跳脱过去惯性的思维。
    那么,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我们如何从众声喧哗的庞杂信息里,抽丝剥茧预见未来?这就是本书的目的:为渴望"洞烛机先"的读者,架构清晰的观念,抛弃不合时宜的心态,掌握全球未来新趋势。
    本书中奈斯比特整理自己多年的趋势观察经验,告诉读者如何建立11个定见、如何将这11个定见运用在信息收集、分析判断与预测未来趋势。奈斯比特在书中列举爱因斯坦、中国篮球明星姚明、星巴克咖啡、诺基亚手机、太阳马戏团、芬兰、丹麦……等等创意致胜的个人、企业与国家,让读者看到他们是如何以赤子之心专注在自己的热情,逐步将11个定见应用在预测未来的经济世界与个人生活努力方向。奈斯比特认为,我们对事情持有的观念或是采取的认知思维,其作用就如同飞机双翼的切风角度,目的就是要以特定角度获得最大的飞行速度;所以,如果我们的观念、思维偏离了世界未来趋势的走向,不论多么劳心劳力,一切作为都将事倍功半,更不要说预测趋势了。
     
    2.       关于环境
     
    Ø        食物安全、人口压力、土地和水
    Ø        气候变化与能源转换
    Ø         一场能效革命,转向可再生能源
    Ø        以人为本设计城市
    Ø        保护森林、振兴渔业,恢复地球的本来面貌
    Ø        提高农业生产力,让80亿人吃饱吃好
    2.1 《寂静的春天》    ——[ 2007出版美]蕾切尔·卡森
     
    作者介绍:蕾切尔·卡森,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1929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1932年获霍普金斯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著有《在海风下》、《海的边缘》、《环绕我们的海洋》等多部科学人文作品。
     
    书籍介绍: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明了许多新的、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方法;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一个要反复提及的话题是:我们是在与生命——活的群体、它们经受的所有压力和反压力、它们的兴盛与衰败——打交道。只有认真地对待生命的这种力量,并小心翼翼地设法将这种力量引导到对人类有益的轨道上来,我们才能希望在昆虫群落和我们本身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协调。
    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当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时的产物,当时人们设想中的“控制自然”就是要大自然为人们的方便有利而存在。“应用昆虫学”上的这些概念和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科学上的蒙昧。这样一门如此原始的科学却已经用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武装起来了:这些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整个的大地了,这真是我们的巨大不幸。
     
     
    2.2 《B模式4.0》——莱斯特·R2010-6出版·布朗
     
    作者简介:莱斯特·R.布朗(Lester Brown),《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作者;因1974年创办世界观察研究所并担任所长26年而闻名于世。期间他创办了全球环境运动的圣经《世界现状》(State of the World)年报,以及《世界观察》(World Watch)双月刊。20015月,他又在华盛顿市创办了非营利性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地球政策研究所,其宗旨是提供环境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生态经济的构想,以及从目前经济模式转向生态经济的路线图。1992年,他创办了年报《重要征象:塑造未来的趋势》(Vital Signs: The Trends That Are Shaping Our Future)。
    他被《华盛顿邮报》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思想家。印度加尔各答的《电讯报》称他为环境运动的宗师
    1995年,Lester Brown被美国《马奎斯名人录》选为50位杰出美国人之一。
     
    书籍介绍:什么是B模式?我们的文明需要拯救?
    全球变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环境危机、食物危机,即便如此,我们可能还是很难想象,文明的基础已经岌岌可危。
    作者分析了那些导致远古文明消失的因素,竟然发现我们今天的处境也与他们相去不远了。作者将传统的现行的以破坏环境和牺牲生态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发展模式称做“A模式”,认为这样“一切照旧”下去,我们的文明很快就会遭遇危机;而把以人为本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称做“B模式”——强调以人为本,把经济视做生态的一个子系统,通过由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能效革命、构建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
    本书是对传统的现行的一次性的经济模式进行无情的客观反思,是诠释生态经济新模式的普及读物,案例生动、资料翔实,几乎每个自然段都基于不同的案例和权威机构的资料。作者呼吁全世界立即行动,用战争动员的方式以“B模式”取代“A模式”,拯救我们的地球,延续人类的文明——到2020年全球 CO2减排80%,人口稳定于80亿或者更少,恢复地球的自然系统,消除贫困。
     
     
    2.3 争取环保挑战中的竞争优势:从绿到金》—丹尼尔·埃斯蒂/ 安德鲁·温斯顿 2009-6出版
     
    作者介绍:丹尼尔埃斯蒂(Daniel C. Esty
    在耶鲁大学环境学院与法学院均任有教职,是环境法律法规与政策课程的希尔豪斯教席教授,并兼任耶鲁大学商业与环境中心主任。此前曾任美国环境保护署高级官员,因与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壳牌等跨国企业的合作而享誉国际。
    安德鲁温斯顿(Andrew S. Winston
    耶鲁大学企业环境战略项目主任,与顶尖企业合作开发动态环保战略。曾任职于波士顿咨询集团,还曾在时代华纳和维亚康姆担任市场和业务拓展方面的主管职位。
    书籍介绍:《从绿到金:聪明企业如何利用环保战略构建竞争优势》探讨的正是每一个企业高管在应对企业与社会所面临的环保挑战时,所必须了解的一切。丹尼尔和安德鲁以多年的经验和对全球数百位企业领导人的采访为基础,介绍了企业如何通过将环保思维融入其企业战略,以创出源源不绝的价值——削减成本,降低风险,增加收入,并建立强有力的品牌。
    两位作者也提供了明确的建议,通过世界各大企业在这方面的成功和失败,对企业的从绿到金之路提供了切实的工具和方法。
    2001 年圣诞前的几周,荷兰政府查封了索尼公司运往欧洲的130万台 PlayStation 游戏机。是什么令索尼公司面临失去假日抢购这一重要商机的风险?贸易战?还是针对暴力视频游戏的禁运?答案是,在游戏控制器的电线中发现了虽然很少,但已超过法律限制量的有毒元素。为解决这个小小的环保问题,索尼付出了超过了 1.3 亿美元的代价。
    遭受过类似经历的,并不只是索尼一家。但索尼的经历突出的表明:即便是最好的企业也会出乎预料地遇到环保问题。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议题,而是会令企业实实在在地付出经济上的代价。聪明的企业会通过对环保挑战的战略管理取得竞争优势。
     
     
     
    3.       人性方面
    话语权中心的转变
    小大人时代来临
    教养方式的改变
    保存天性,提升创造性素养
    新生代唯美生活观
    新的消费情绪和判断世界方式
     购买力兼并与信用消费
    未来强大的购买力
    共好中形成的良性沟通
    后学原理
    理解孩子特性、培养孩子爱好、激发孩子热情、保持孩子天性
     
     作者简介:布兰佳,现居住在加利福尼亚的圣地亚哥,担任布兰佳培训与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他曾经与他人合著《一分钟经理人》以及其他30多本畅销书。他的作品销售量超过了1300万册,目前已被成25种语言。
    书籍介绍:本书告诉管理者如何使顾客成为你的产品和服务的狂热追随者,而《共好》这本书要使同样的奇迹发生在员工的身上。通过讲述企业管理者佩吉辛克莱和安迪朗克罗的故事,布兰佳和鲍尔斯揭开了共好的秘密。这是一种能够激发人的热情和能力的,革命性的方法,能够为任何一个团队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共好所包含的三个原则分别是:松鼠的精神、海狸的方式、大雁的礼物。
     
     
    3.2    《我的江湖方式》 袁岳2008-7出版
    作者简介:袁岳,1965年生于江苏省大丰县。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系,1988年获免试推荐进入重庆西南政法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先后获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
    现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美国耶鲁大学2007年世界学者,国际管理咨询业协会副主席兼中国代表,世界专业研究者协会ESOMAR中国代表,北京科技咨询协会副理事长。袁岳还是社会活动家。不仅广泛参与国内政策、学术和企业管理论坛,同时也为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中心、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等机构提供讲题。
    1992年创办零点调查公司,2000年创办前进策略和指标数据,2003年创办远景投资。在他的领导下,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成为了本土市场和社会研究咨询领域的著名品牌。
     
    书籍简介:作为深受大学生和职场新人欢迎的节目主持人,备受关注的博主和演讲家,袁岳先生一直关心青年后辈的成长问题。在袁先生看来,社会即江湖。一个说大就大,说小就小,既纷争不断精彩异常的江湖。青年学子初涉江湖,需要师傅的引领。需要懂得各种规矩门道,才能走好这一入深似海的风雨江湖路。
    本书汇集了袁先生的全国高校巡回演讲词和精彩博文,结合他求学岁月和职场生活的感悟,集中表达了他对青年如何面对成长、副入社会,特别是如何在职场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主张,涵盖了青年读者关注的自我学习、职业态度、创新精神、人情世故等方方面面,足可充作一本初入江湖者必备之指南。
      
     
    4.       粪石学也是大学问
    Ø         粪池学在中国的稀缺
    Ø         垃圾学可研究历史文明
    Ø         小处着手,精耕细作,处处存商机
    Ø         我们的智慧就在我们的周围
     
    4.1     《垃圾之歌》      ——威廉·拉什杰  1999-07出版
     
    书籍介绍: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看,垃圾的历史远比人类的历史更为久远流长,然而,一旦人类从众多索群而居的低智群猿中脱颖而出,质变为高智高能的智慧个体,所谓垃圾才在真正意义上赋有其潜意内涵。她不是被丢弃的脏手帕,而是一块物种绵延的遮羞布。掀开垃圾的奥秘,诸多有如人类文明进程的困顿、社会变迁兴衰的艰难、市井小民爱欲和怨恨的难产等等都会蜂拥而至,并且历历在目。用趣味的嗅觉刺探顽固的古代垃圾,赋予其历史命题的深度,所有有关环保的迷思与相应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争议,才会在轰然暴露的过程中冰释消解。垃圾计划的母题是垃圾之歌,而其中的华彩部分则无疑是:不必计算个别的马铃薯皮,请计算整体的重量。 
     
    4.2     《屎的历史》     ——[ 2006出版法]多米尼克·拉波特
     
    作者介绍:只是拉波特没有时间了,他在1984年死去,年仅35岁。以学术代来划分,拉波特属于1968年五月风暴那一代人,与福柯等人比,他是小字辈,主业是心理分析。作为1970年代成熟起来的知识人,对权力的批判是他一直关注的,同样贯彻于他与人合著的《民族法语: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语言的政策和实践》之中。在屎尿与权力之间,弗洛伊德是中介。
     
    书籍介绍:人生于粪尿之间,是拉波特书中一再出现的句子。下体集中了人的生殖和排泄器官,两者关系复杂。婴儿性欲最初三个阶段口唇期(口欲期),肛门期(肛欲期)和性器期(性蕾期),属于自体性欲满足的阶段,此后进入俄底浦斯情结阶段,性欲的满足转向外界对象。在肛门期,粪便从身体脱离,但仍然被当作身体的一部分,婴儿把玩粪便,不觉其臭。觉得粪便污秽,对之产生厌恶,是主体意识形成的标志。如果停留在肛门期的自恋,就会出现所谓“肛门人格”,迷恋粪便。拉波特多次提到性变态者萨德侯爵,此人的名字是“虐待狂”(Sadisme)的词根,他的小说中表现出恋粪、恋尿、恋屁的倾向。同样是吃屎,真福圣女玛丽·阿拉科克尝病人的粪便,她却受到尊崇。拉波特将这两人并列,是足够辛辣的做法。他就是要绕开所谓伟大的文明,去搅一搅文明的下水道。
      
     
    5.       动员的重要性
    5.1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 2004年1月1日出版
     
    作者简介: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1841-1931)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被 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
    勒庞认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他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书籍简介本书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是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本书还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本书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在本书中,作者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5.2     公道(公共管理新主张)            ——袁岳2004-3-1出版
    书籍介绍: 本书透视了新时期公民个人生活、社区、城市、国家和国际之间经贸关系的变化,阐明了一个公共管理的新主张:民民意为基础的社会治理。即公道;强调了经营管理必须两手抓:一手工商管理,一手公共管理。
    本书适合想要提高经营业绩的各类企业管理者、经营者阅读。本书提出,注意企业的社会表象的营造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方面。本书也适合想要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政府官员以及各类公务员阅读。如果考察数量足够多的民众,考察民意,就可以在他们之中得到真理的碎片。本书还适合有志于社会工作的广大学生和学员阅读。在不断强化公民权利的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了解公道民意,才能更好地开展各类社会管理工作。
    6.       关于你和他人
    Ø         衡量社会资本的三个指标:
    资本多样化程度、资本实体化程度、资本互动性程度
    Ø         社会资本的信用技术:
    先行支付技术、转移支付技术、及时回收技术
    Ø         人情事故:
    社会资本的管理技术
     
    6.1 《社会资本》     ——(2005-02出版美)林南
     作者介绍林南,现任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亚太研究所所长,前美国社会学会副会长(1999-2000),台湾中研院院士,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华中理工大学顾问教授,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复旦大学顾问教授和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其著作包括:《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与抑郁》(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与Alfred Dean, Walter Ensel 合著,1986);《社会研究的基础》(Foundation of Social Research)(1976);《人类沟通研究》(The Study of Human Communication)(1973)等。他与Peter Marsden合编了《社会结构与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1982)。林南还有很多文章在《美国社会学评论》(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健康与社会行为杂志》(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社会力量》(Social Forces)等杂志上发表。         
      书籍介绍林南将社会资本理论放在资本理论(古典资本理论与新古典资本理论)的体系之中,详细阐述了社会资本的要素、命题和理论发现,介绍了研究计划与研究议程,对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意义进行了理论说明(在对首属群体、社会交换、组织、制度转型和数码网络的论述中)。林南开创性地提出并且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为什么你认识谁你知道什么在生活与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6.2 《黑苹果》     ——袁岳   2010出版
    书籍介绍袁岳每年在大学巡回演讲数十场,他发现,超过50%的同学,除了自己的同学、同乡,在社会上能说得上话的人,一个都没有,社交成了一个严重的缺项。
    也有一小部分人,他们比一般学生更有社会意识,是学校里实习、创业、公益、社交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在大学期间,他们就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人。如果我们把一般社会上的人看成苹果,把一般学生看成青苹果,那么他们,就属于我说的黑苹果。
    袁岳这本书,就是为培育更多的黑苹果而写,这里面没有繁缛的、一本正经的社交礼仪,只有一些朴素、实际的人情世故,以期枯竭的人脉资源可以变得丰沛,干燥的人际关系可以变得温润。 
     
    6.3 《九型人格》    ——[ 2006-10出版美] 海伦·帕尔默
    作者介绍:海伦·帕尔默,九型人格的一代宗师。钻研九型人格已超过三十年,是九型人格理论的世界权威专家,著有多本九型人格著作,包括全球最畅销书《九型人格》及《工作和恋爱中的九型人格》,现已有二十二个国家的译本。
    书籍介绍:九型人格是一种深层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学问,它按照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将人分为九种: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者、享乐主义者、调停者。
    九型人格最卓越之处在于能穿透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最隐秘之处,发现人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九型人格能够帮助我们洞察人心,用有效的方式对应他人,最终提升我们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7.       生活中的所有东西都可重构
    Ø         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Ø         创新型与生产相结合
    Ø         现代艺术元素与产品相结合
     
    7.1     《设计中的设计》       ——[ 2006-11出版日] 原研哉
    作者介绍: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先生,日本设计中心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咨询委员会委员
    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其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的不落陈规的清新,在于他找到了设计被需求的空间并在其中进行设计。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停地被发现和拓展。
     
    书籍介绍:设计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余年并且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师,原研哉对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他走了那么长的路,做了那么多的探索。“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展真是一个有趣的展览,但又不仅仅是有趣,它分明是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若我们能以满怀新鲜的眼神去观照日常,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注入力量。
     
     
    7.2     《24堂财富课》       ——陈志武 2009-7出版
     
    作者简介: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
    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陈教授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长江商学院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聘为访问教授。
    陈教授是世界金融学、经济学和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最具创造力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获得过美国默顿米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等多项重大学术奖励。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陈教授拥有国内经济学术界少见的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视野,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是国内鲜见的能用现代经济学的源流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的经济学家。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金融发展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等观点启发了更多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思考。
    在学术研究的象牙塔之外,陈教授于1998年创办了ValuEngine公司,还在2001年与人合伙创办了Zebra对冲基金公司。
    2008年出版的中文著作《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奋》成为当年度最具影响力的财经读物之一。其中《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荣获“2008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年度财经图书大奖最佳原创学术类大奖,是《新京报》第五届华语图书传媒年选推荐的20本好书之一,并入选多家专业媒体评选的2008年度最值得珍藏图书。
    陈志武博客:http://chenzhiwu.blog.sohu.com/
     
    书籍介绍: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可以说在这个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书中收录了他与12岁的女儿陈笛之间关于经济学中诸多基本概念的讨论,在教导女儿如何创业赚钱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教导女儿如何做人,强调作为商人要分善钱与恶钱,恶钱不能赚,他也希望一个人在拥有财富之后,能够利用财富做一些更具关怀、慈悲、自省的事情。
     
     
    8.       先网后渔 决胜江湖
    8.1     《创业力》      ——卡尔·J·施拉姆2007-10出版
    作者简介:卡尔·J·施拉姆(Carl JSchramm),考夫曼基金会(Kauffman Foundation)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是国际公认的推动创业方面的思想领袖。被英国《经济学家》誉为创业精神的福音传教士。其本人就是一个创业家,在商业、公共政策及学术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对创业者所拥有的财政能力以及鼓励创业的公共政策怎样才能促进经济更有活力地增长等问题拥有独到的见解。卡尔曾接受过经济学和法律方面的专业培训,他经营的几家公司分别从事保健、金融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工作。
    除了在许多领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卡尔的文章还发表在美国《外交》、《华尔街邮报》、《今日美国》以及《新闻周刊》上。他还是《Inc.杂志》的特约编辑。
    书籍介绍: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成立于20068月,是全国首家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公益基金会,成立宗旨为鼓励创新创业,完善创新环境;推动成果转化,促进教育改革:激发创新潜能,造就创新人才
    基金会致力于创新氛围营造、创业项目资助与服务、创业教育及创业研究等相关工作,为有志创新创业的大学生铺路架桥,为创新性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希望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这一公益事业的发展,我们相信,在全社会关心支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定会结出丰硕之果。
      
     
    8.2     《给你一个亿》    ——查立 2010年04月 出版
    作者简介:查立乾龙创投合伙基金的创始人和合伙人,也是一个多次成功创业而蜕变成的风险投资家。
    查立先生是八十年代初期出国的留学生,曾任留英中国学生会创始主席。并曾在Saatchi & SattchiZiffDavis等著名跨国媒体公司任管理职务,并在英国上市公司MoPo担任其亚洲的CEO。后在美国创业,曾任EastWest Creative Communication IncInterPro等公司的总裁和CEO。查立先生对于媒体、电信、互联网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2000年他创立了和软银共同投资的早期中国技术性创业公司的孵化机构IdeaFactory,组建过中国最早的搜索引擎、在线学习、在线音乐和手机游戏等公司。2004年查立先生创立了乾龙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了手机电视、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互动电视、移动互联网领域里的中国创业企业。
    查立先生在创立乾龙创投前在中国作过许多天使投资,对于指导如何创业有深厚的经验。查立先生曾获英国伦敦大学硕士学位,并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2008年末,他以喜马拉雅熊的笔名开始发表博客,畅谈创业、创新、创投,引起读者的巨大反响。查立的官方网站:http://www.himalayabear.com
    书籍介绍:《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软银中国薛春禾作序推荐,李开复、柳传志等倾情力荐。
    他是一个成功创业蜕变而成的风险投资家,他游历欧美15年,连续创业,重返中国10年,持续投资。他亲眼见证Google第一天开业,他的丰富阅历让读者大开眼界,甚至有粉丝评价:读了他的文章,至少能提前5年实现我的理想。这个神秘的是谁?他就是网络红人查立老师——大学生创业导师,乾龙创投合伙基金创始人和合伙人,具备雄厚海外资金和资源背景的顶级风险投资家。本书是查立老师写给5亿年轻人的财富经营课,字里行间,透露着查立老师宝贵的人生感悟和商业智慧。
    查立老师的新浪博客和网易博客人气甚高,并且在投资中国”“上方网等创业者聚集的网站拥有专栏,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
    你知道Google刚开业时是什么样子吗?你知道《泰坦尼克号》背后的故事吗?你知道芭比娃娃是如何诞生的吗?你知道奥巴马和李宇春是如何利用网络成功营销的吗?书中的案例多为查立老师的亲身感受,还有随处可见的大品牌背后的故事,富有揭秘色彩,整本书读起来如同读小说一样,让人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
    因为查立老师本身的复杂经历,从N次成功创业后成功蜕变成VC,本书的视角比较独特,从VC角度看创业,从创业角度看风投。全书行文用中医理论,分为望、闻、问、切四大章,连贯流畅,语言诙谐幽默。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非常实用,例如文中商业计划书的21条军规VC告诉你怎么忽悠VC的银子,也给创业者点出商业计划书的要点。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不仅是一本实用的经管类图书,更是一本励志书,也是一把开启财富的钥匙。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VC( venture capitalist ),管理自己的人生更加需要智慧。学会做风险投资,就能更好地把握机会,成功的概率也就更大。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查立老师将通过《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寻找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和个人。
    联合推荐:
    潘晓峰(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杨镭(领航资本董事总经理)
    古永锵(优酷创始人兼CEO梁肇新(豪杰超级解霸创始人)
    刘瑞明(福布斯中文版执行主编)方平潮(创业邦网站副主编)
    贺志刚(IT经理世界杂志副总编)黄剑锋(美的董事局秘书)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得到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被收录进基金会创业丛书。
     
    8.3     《创业有啥了不起》   ——袁岳  2010-8出版
     作者简介袁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东方卫视、宁夏卫视与上海第一财经电视节目头脑风暴主持人。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PA,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2007年耶鲁世界学者。中国信息调查协会副会长,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理事长,世界专业研究人士协会(ESOMAR)中国区代表,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协会(AMCF)前副主席兼中国区代表,北京留学生商会副会长,哈佛校友会理事,世界园艺博览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社调市调标委会委员,公益基金会中心与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顾问。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西南交大、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的兼职教授、EMBAMBAMPA兼职导师。在组织管理、高级谈判、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政策分析方法、社会群体研究方面有相当研究,担任多家重要媒体和企业的长期管理顾问。发表有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论述二十余册。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