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师】巾帼标兵· 熊丽娜:立德育心,燃灯引路
发布时间:2025-09-01 09:19:42 访问量:
【简介】熊丽娜,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从教9年来始终扎根思政教育一线,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使命,先后获“江西省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江西省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大赛”二等奖、“江西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获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教学十佳”、“师德标兵”、“巾帼标兵”、“十大优秀班主任”、“思政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寒来暑往,三尺讲台见证了她“以真理育人、以情怀化人”的执着追求。她常对学生说:“思政课不是灌输理论,而是点亮心灯。”从课堂到实践,从校园到社会,她以“小课堂”连接“大时代”,用信仰之光引领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她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卓越的教学能力和深厚的育人情怀,在思政教育领域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风采。
教学一线:用“活”的课堂点燃学生信仰
从教9年来,熊丽娜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她在教学中精准把握育人规律,以“课堂革命”为引擎,坚持问题式专题化教学,创新融合对话探究、智慧启迪、学生主场三型课堂,让思政课焕发蓬勃生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上,她将抽象理论转化为“身边事”:用“外卖骑手的劳动关系”讨论剩余价值,用唯物辩证法分析最新国际时事。一名学生在期末评教中写道:“熊老师的课如同思想探案,带我们层层剥茧见真章。”她主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等三门课程,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与生动的教学方式,成为广大学子喜爱的“金牌课堂”。
熊丽娜认为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塑造灵魂,更要潜心做好教学研究,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她主持完成江西省人文社科课题1项、江西财经大学党建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省级、校级课题4项;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篇、省级期刊发表文章9篇、主编教材1部,出版专著1部。
心理育人:做学生深夜来电的“树洞”
熊丽娜长期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连续8年以班主任身份守护着每株青春幼苗的成长。当深夜微信传来“熊老师,我太痛苦了!”的求助时,她三小时全心倾听,三年持续陪伴,直至阴霾散尽、星辉满途——那位最终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动情道:“您是我生命里的光。”
作为学院兼职心理咨询师,她以五百小时的专业守护、三十余场心理讲座,化作照亮迷惘心灵的灯塔。润物无声的陪伴中,熊丽娜践行着“教育是心灵相遇”的信念:从考研指导到就业帮扶,从心理疏导到人格培育,她的温度始终熨帖着学生的成长轨迹。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深处的相遇。
协同共创:让马院成为有温度的“战斗堡垒”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熊丽娜立足岗位职能,落实学院发展规划,以共生共长理念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在马院院长统筹领导下,她协助院长构建“院领导-教研室-教师”三级协同治理网络,系统推进教学科研、课程改革、师资培育与日常管理。针对青年教师培养,她设计《聚焦“新”教师成长,促进“星”教师》体系,推动“老中青传帮带、教学研一体化”的融合机制;为打破“孤岛效应”,她组织《同课异构展风采,互学共研促提升》系列教研活动,发起“联合备课会”,共同开发教学案例库。有教师坦言:“集体备课既是专业交锋场,更是情感加油站。”在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马院多次荣获“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熊丽娜用九年如一日的躬身力行证明:真正的教育,是让真理之光穿透理论高墙,让师者仁心照亮生命成长,让协同共创造就思想堡垒——而这,正是一位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最动人的注解。(图文/党委教师工作部 二审/王飞 签发/张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