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教师】李婵:俯首育桃李 润物细无声
发布时间:2025-09-09 18:44:54 访问量:
【简介】李婵,会计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课题2项,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江西省教改课题1项,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课题1项,民盟参政议政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4篇,核心期刊7篇,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2部;获江西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科研先进个人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优质论文奖6次,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先后被评为校级“金牌讲师”、“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科研五强”。
笃定前行,虽远必达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在担负这一使命的过程中,李婵坚持“言传”与“身教”两者相结合。如果说课堂上的教学侧重于言传,那么无数个日夜进行科研实践则是身教的最好典范。从2017年第一次申报江西省高校社科项目到第二年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李婵花费了无数心血,她成为学院成功申报该项目的第一人。一整个月的时间,她的生活只有两件事情——上课、写课题申报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枯燥无比的过程最终成了道路中一道宝贵的记忆。问及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李婵说道:“经常有人说‘科研是我们高校教师的生命线’,在我看来科研同时也为教学服务的。我们及时把前沿的科学成果带入到自己的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李婵常常思考将两者协调一致,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学院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
用心耕耘,不惧路长
“李老师,您真是一个好老师。”家长的赞美无疑是对李婵最大的肯定。2020年担任16级注会3班班主任,大部分学生面临考研就业的抉择犹豫不定,李婵结合每个同学的学习态度与目标,一一进行指导,努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并且积极地进行引导。当时恰逢疫情,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李婵班级的就业率却高达92%,位居会计学系第一名。在她眼里,每个学生都有无穷的潜力,一个曾屡屡挂科的学生在李婵的鞭策下顺利通过英语四级、初级会计师等考试。其家长看着孩子更加努力上进,不禁发出赞美,“李老师,您真是一个好老师。”同时在教学上,李婵仍想进一步创新——以老师+学生组队的形式进行科研。她相信,团队的力量胜于个人的单打独斗,年轻教师与学生的组合通过实践不仅促进教师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还能够高效锻炼学生学习思考能力。
船将远航,信仰为帆
回头看,李婵无不感慨,成长路上遇到的两位老师都深深影响了她。上大学时,李婵去旁听一门课程,授课教授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讲课,不仅清楚地记得班上及旁听同学的名字,对于他们交上的作业同样认真地批改,老师尽职尽责的态度在她心里播下种子。工作后,李婵备考中级会计师时常接近凌晨才放下复习资料,而路过主任办公室时,灯火通明中依旧能看到主任在电脑桌前弓着腰忙碌的身影,李婵颇受鼓舞。老教授身体力行履职尽责与主任夜以继日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用坚守诠释教师的责任和担当,这使得李婵颇为触动。“我想,一个老师最好的模样大概就是如此,有坚定的信念与清晰的目标。”在如今的传道授业中,李婵始终坚守初心,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不懈奋斗。
“教育是师生共同奔赴的一场温暖旅行。在旅途中,我们共同努力,不轻言放弃,怀抱理想,勇敢追梦。”对李婵而言,“不轻言放弃”这是她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也是她给予学生的寄语。(图文/融媒体中心 二审/王飞 签发/张富成)